欢迎光临北京好中医官网-汇聚名老中医专家在线!
汇聚好中医到您身边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健康资讯 > 中医科普

同仁堂名医许心如:益气利水法治疗心衰

气虚、血瘀、水停-心衰的病机关键 2019-07-10 好中医整理 北京好中医 点击:

患者案例

患者姓名:梁某 性别:女 年龄:49岁

就诊时间:2014年4月3日。

主诉:反复喘憋、心慌、气短6年,加重3周。

现病史:患者6年来反复出现喘憋,伴夜间不能平卧,咳嗽,咳痰,轻度活动后即可出现,近3周劳累后症状加重,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,咳嗽,咳痰明显,伴周身乏力,纳差,小便少,大便不成形,口唇发绀,双下肢水肿,眠差,舌质黯红,苔白厚,脉滑。

既往史:5岁时曾患过心肌炎,后恢复。高血压史8年,血压高至180/100mmHg,现服“拜新同”降压治疗。冠心病,不稳定心绞痛6年,现服用阿司匹林治疗。否认糖尿病史。

体格检查:血压160/95mmHg,双肺呼吸音粗,两下肺可闻及湿啰音,心率110次/分,律齐,可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,腹软,肝肋下4cm可触及,双下肢肿。

辅助检查:心脏彩超:左室增大、主动脉狭窄伴关闭不全,肺动脉高压(重度)150 mmHg

中医诊断:喘证

中医辨证:气虚血瘀,水湿内停。

西医诊断:①心力衰竭;②心功能Ⅲ~Ⅳ级;③高血压3级:④冠心病;⑤不稳定心绞痛

治法:益气养阴,泻肺利水。

 

验案分析

本案诊断并不困难,结合四诊及心电、彩超检查结果,可明确诊断为心功能不全气虚血虚型。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心肌的收缩功能下降,使心脏前向性排血减少,造成血液瘀滞在体循环或肺循环产生的症状。随着对心功能不全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,心功能不全已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血流动力学障碍,更重要的是由于多种神经体液因子的参与,促使心功能不全持续发展的临床综合征。本病发病机制复杂,病势缠绵难愈,属难治之病。

许心如老师从《灵枢・天年》“六十岁,心气始衰,苦忧悲,血气懈怠,故好卧”体会,认为《内经》对心衰的原因可以归纳为2条,一为久病体衰,元气减少,一为肝血不足,木不生火,致使推动血脉的动力不足,血液瘀滞在经脉之中,机体出现血虚和血瘀的病理状态。其病因病机是年老体衰,或感受外邪,损伤人体气阴,久而阴损及阳,进一步加剧了血液瘀滞,血不利则为水,以致水停脉阻,上逆凌心犯肺,肺虚不能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、以致水湿停聚,泛于肌肤而成水肿;水气犯肺,肺气上逆而为咳喘;水气凌心则心悸不安。临床上出现的心悸、呼吸困难、水肿、咳喘、尿少等症,揭示“气虚血瘀水停”是其发病的关键。

现在临床上常用的心衰治法有:益气活血法、温阳利水法、益气养阴法、温阳益气法、泻肺利水法,各有利弊。许心如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,总结出“气虚、血瘀、水停”是心衰的病机关键,而水饮阻肺是患者产生临床症状的病理所在。针对心衰的病因病机,许心如老师将以上治法综合后,提炼出益气活血、泻肺利水为治疗心衰的首要法则。以《金匮要略》的葶苈大枣泻肺汤和防己黄芪汤为主方加减,常用的药物有生黄芪、葶苈子、桑白皮、汉防已、泽泻、赤芍等。

心衰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、咳嗽、水肿、心率快,这些症状提示肺主治节的功能失调,不能通调水道,下输膀朓,此时以救标为急,先选泻肺利水。葶苈子、桑白皮辛散苦泻,性寒下降,开泻肺气,通利水道,使肺得清肃发挥肺朝百脉以利治节的作用,辅助心血运行,故能除痰饮喘满而利水消肿,心衰得以控制:在此基础上,以黄芪补益元气以固本;赤芍有活血行瘀功效;防己、泽泻加强利水之功。据现代药理研究,黄芪有强心作用,能加强正常心脏的收缩,对中毒或疲劳衰弱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,能扩张末梢血管,并有中度利尿作用;葶苈子除通过利尿以减轻心脏前负荷外,气醇提取物有强心作用,增强心肌收缩力,减慢传导;赤芍能抑制血小板黏附,降低血液黏稠度。气虚重者加人参,气阴两虚加生脉散,血瘀水停加赤芍、水红花子,主要用于水气凌心,水饮射肺之证。(孛宝珍整理)

 

许心如简介:主任医师,教授,1924年12月出生,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,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。擅长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,包括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、高血压、脑供血不足,眩晕、头痛等,对脾胃病、呼吸系统病,内分泌失调、失眠等亦有较深研究,心衰、房颤、眩晕疗效更佳。

 

 

本文节选自:北京同仁堂《中医大师临证传薪录》(北京好中医整理)

更多相关:

相关推荐


随时随地看中医
看好中医
北京好中医微信号
微信关注
北京好中医公众号
关注我们,直接在线挂号复诊